跳至主要内容

汽车网络安全四大原则

插图展示了一个人在数字板上工作的图形和开发运营周期

对于当今和未来日益互联和软件定义的车辆,网络安全必须在以下四项原则的指导下分解成可操作的流程:设计安全、纵深防御、风险管理和监控。在高成熟度水平上应用这些原则,可确保贯穿生命周期、生态系统和供应链的端到端安全,涵盖流程、技术、信息和文化。

原则 1:设计安全

必须在开发之初就建立安全机制,以确保合规性和强大的安全架构。无论是 DevSecOps 模式还是 V 模式,尽早解决安全问题可避免日后代价高昂的返工。以安全为设计理念构建的软件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能保持稳健和弹性。采用这种方法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还能最大限度地缩短修复漏洞的响应时间,优化每个阶段的保护。

原则 2:纵深防御

纵深防御可确保一个安全层的失效不会危及整体保护。通过实施多重防御机制,没有单点故障可供攻击者利用。传统的 E/E 架构采用分层方法,从嵌入式组件到车辆网络,获益于基于硬件的强大隔离。然而,随着集中式车辆架构和云计算的兴起,这种复杂性需要额外的虚拟层,为零信任安全方法铺平了道路。

"实现网络复原力需要整个组织转变观念"。

原则 3:风险管理和监测

随着风险的增加,有针对性的管理至关重要。例如,ISO/SAE 21434 标准要求进行威胁分析和风险评估 (TARA),以识别网络安全威胁并制定应对措施。威胁分析确定潜在的攻击,而风险评估则确定攻击的优先级并评估其对开发的影响。目标是通过安全设计和纵深防御最大限度地减少威胁,同时适应不断变化的威胁环境并解决遗留系统中的漏洞。

原则 4:组织安全管理

实现网络复原力需要整个组织转变观念。动态的威胁环境需要合作、灵活性以及超越 "清单思维 "的网络安全意识。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等法规要求建立一个涵盖运营、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整体网络安全管理系统(CSMS)。必须将安全集成到所有流程和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让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软件供应链中的利益相关者)充分参与进来。

有关如何应对汽车安全挑战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并阅读我们的白皮书《汽车网络安全全揭秘》

联系我们

您有任何问题吗?请随时给我们留言。我们将非常乐意提供帮助。

现在就联系我们!